当前位置 : 浙江文明网 > 市县动态 > 金华 >

走村入企访考古遗址公园 全国知名作家组团到浦江采风创作

发布时间:2024-04-26 09:13:09 来源: 潮新闻 共享联盟·浦江 缪思聪 虞淑娴 记者 钱关键

  山水人文竞芬芳,诗画浦江向未来。近日,中国作协原副主席、国务院原参事张抗抗,中国作协社联部原副主任、一级巡视员冯秋子等全国著名作家来浦采风,近距离、多视角、全方位感受浦江的历史文化、美丽风光和产业振兴。

  浦江大地上,处处呈现着如画美景,涌动着创新创造活力,催发了作家们的文心诗性与创作激情。在两天时间内,采风团一行奔赴乡村、城市,深入到高新技术企业、考古遗址公园、古镇古村、书画场馆、鲜花基地等,领略浦江的历史之美、文化之美和发展之美,对浦江的火热场景、蓬勃势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
  品味历史人文之美

  每到一地,作家们都为浦江深厚的历史底蕴、丰沛的文化遗存而赞叹。今年是享誉海内外的经典童话故事《神笔马良》创作70周年,张抗抗一行来到位于浦阳一小的洪汛涛纪念馆,在洪汛涛儿子洪画千的陪同下,走进洪汛涛纪念馆,共同领略洪汛涛这位浦江籍童话大师的文采、风采。

  参观结束前,张抗抗还欣然写下“神笔马良,伴随我们成长”的题词。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鲍尔吉·原野,军旅作家、浙江省作协会员杰宁纷纷表示:“我们小时候就知道《神笔马良》,它的影响太大了,也第一次知道洪汛涛老师是浦江人,替浦江骄傲,给中国的孩子们带来这么多、这么好的童话故事。”

  “文化之邦”“书画之乡”“诗词之乡”是浦江的鲜明注脚。沿着万年上山、千年孝义、百年书画的历史脉络,张抗抗一行踏游“千年古县”,用历史的视野对话诗画浦江。

  上山文化将浙江文明史推进到1万年前,改写了浙江历史。来到上山考古遗址公园,张抗抗一行走进展馆,通过一幅幅凝固的照片、一件件珍贵的文物,跨过万年的历史时光,触摸深邃厚重的文化脉动,亲身体会到了浦江古老的文化之美。上山文化中体现的先人智慧和拼搏进取、敢于变革的精神令人既震撼又感动。

张抗抗参观洪汛涛纪念馆并与洪画千、洪运合影留念。拍友钱聪彪摄

  “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”张抗抗赞叹道,“这样一个纵向的历史切面,对丰富我的文化结构,对历史的了解都是非常有意义的,我们现在不仅看到万年之前的浦江,我们还要看到现代的浦江。”杰宁同样深受震撼,在他看来:“整个浦阳江孕育了浦江这个上万年的农耕文明,这些东西非常值得人看,一次不够,两次不够,三次我觉得还是不够。”

  在江南第一家,采风团穿行于牌坊群、郑氏宗祠,回望郑义门的深远文化和历史的印记,沉浸于郑义门十五世同居共食的孝义家风之中,千年郑义门克己复礼、冠绝天下的廉俭孝义文化让人肃然起敬;走进月泉书院,作家们听取了月泉书院遗址挖掘、修复、利用情况的介绍,对月泉井“其泉随月为消长,自朔至望则盈,自望至晦则退”感到惊奇和震撼;百年书画、生生不息,采风团一行实地参观了中国美术图书馆,近距离感受独特的书画现象,对浦江书画名人辈出、书法事业蓬勃发展表示敬佩。

  “浦江是一个风景秀丽、历史文化深厚的美好的地方,它有万年的上山稻米、千年的郑义门,还有百年的书画。”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、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十分感慨,“走进浦江,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文化,以及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精髓,相信大家来浦江一定会得到全新的感受。”

  探寻山水生态之韵

  浦江的文化让人惊叹,浦江的生态更是让人沉醉。夕阳下波光粼粼、风景秀丽的通济湖;桥上民居、房下溪流,明暗双溪穿村而过的嵩溪古村;“三潭印月”、广安桥、铁索桥、古银杏树、香樟大道,步步是景、处处如画的上河村……置身其间,作家们尽情欣赏山水生态之美、和美乡村之韵,为眼前优美的风光所吸引,更是藉由采风体验,深化了对文化与自然、文化与乡村相互交织、相映生辉的认识和思考。

  大家表示,这正是浦江尊重自然、尊重文化、尊重历史的生动体现,令人惊艳和惊喜,将在作家圈子和朋友圈子里为浦江美景吆喝,为浦江生态喝彩,让更多的人们知道浦江的旖旎风光。

张抗抗一行参观浦江郑宅江南第一家拍友钱聪彪摄

  “浦江是一个文化积淀很深厚的地方,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能够非常好地融合并存的一个地方。在上山遗址看到万年的稻种,令人深受触动。嵩溪的明溪、暗溪,又是一个很奇妙的组合。月泉书院,既是这么一个保持传统的场馆,又变成了公园式的公共文化场所。所以说,浦江不断地在吸引我的目光。”张抗抗说。

  浦江建县1800余年,旧城有着“龟城蛇街”的传统格局。采风团一行走进东街历史文化街区,游古街、观民俗、看文化,认为这为地域存续了文脉,更为浦江人民搭建了一个历史与时尚高度融合的生活空间。采风团还来到非遗馆,近距离感受浦江非遗的魅力。“感动、感慨、惊讶,甚至可以说是震撼。”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郭梅用这样几个关键词形容非遗馆带给她的感受,她认为:“应该向全省、全国甚至全世界多宣扬浙江浦江,如此好的文化遗产,还是一个活态的文化,我觉得一定能够更加发扬光大。”

  “因为我是从事戏曲专业的,所以对于浦江乱弹、婺剧,非常感兴趣。实地采风会让我有一些感性的认识,也可以拿到第一手的资料,对于后面的研究和写作,都会有所助益。”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郭梅已经来过浦江多次,认为浦江文化之厚重、美景之怡人,需要沉下心来,细细品味,慢慢感受。

  感受产业蓬勃之势

  “中国水晶之都”是浦江一张璀璨的金名片。来到浦江,就不得不去看一看光彩夺目的水晶。在东洲水晶,张抗抗一行参观了生产厂区、陈列馆,详细了解生产研发等情况,体会“转型升级、绿色发展”所带来的变化与魅力。东洲水晶经历了纯手工加工、辅助夹具半手工加工、数控加工到自动化生产的升级历程,目前已经建成行业内首个数字化车间,正向全面数字化企业迈进。水晶手链、水晶项链、水晶耳饰、水晶摆件……一件件产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,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大家在展柜前驻足欣赏,惊叹于浦江水晶产品设计新颖、种类丰富,对浦江在产业发展上跑出的“加速度”赞誉有加。

  除了水晶产业,蓬勃发展的乡村“花经济”同样吸引人的眼球。在杭坪镇鲜切花基地,采风团认真聆听负责人曲折的创业故事。花卉产业是乡贤薛勇无中生有开辟的新产业,2019年,他关掉广东的灯具厂,回到老家杭坪镇打造鲜花基地,引进芍药等把家乡发展成了“网红村”,去年薛勇为周边农户发放工资310万元。“真是有情怀的企业家。”薛勇的家乡情怀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,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创业创新精神值得学习,促进共富的产业经济也值得更好地宣传。

  一路走、一路看、一路学,中国作协社联部原副主任、一级巡视员冯秋子坦言:“我在好好地去认识浦江,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出来我的体会。浦江在历史上是那样的低调,但是又是非常有见地的、有创造性的存在,值得我们好好认识和总结,并且提炼出来,让更多人认识这里。”

  共赴思想文化盛宴

  沐浴思想之光,纵论文化发展。采风活动期间,丰安讲堂第十二讲开讲,全县党员干部、作家协会会员代表、教师代表、宣讲员代表等相聚一堂,共赴一场思想与文化盛宴。

  张抗抗应邀作了题为“有关地方文化建设的几点感想”的专题报告。报告中,张抗抗结合自身成长经历,以德清、宁海、奉化等浙江省县、市(区)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不足作为切入点,通过案例分析,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,对浦江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。

  “地方文化名人就是地方文化的灵魂。找到这个灵魂,地方文化建设就有了实体和落脚点。”张抗抗表示,浦江“万年上山、千年孝义、百年书画”的文化品牌极具特色,希望能坚定文化自信,因势利导、因地制宜,优秀文化人共同引领推动,利用地方文化名人优势、地缘优势,发挥地方文化名人的品牌效应,传承弘扬好优秀的历史文化,引发政府的高度重视,吸引民间资金的筹集、参与,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。

来浦作家协会成员在浦江中国美术图书馆前合影。拍友钱聪彪摄

  “如果没有文化自觉,即便拥有再多的文化设施,文化最终依然无法到达。”张抗抗认为,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欣赏着,更应成为参与者,要不断强化文化自觉,与时俱进传播文化,谨防在传播过程中破坏文化,让文化建设最终到达个人。同时,张抗抗表示,文化建设不是政绩工程,要善于听取专业意见,警惕泛文化现象和官场文化,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辨别和鉴定,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,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和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,持之以恒用看不见的文化打造看得见的文明。

 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,报告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,事例生动、贴近实际,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践深度,对浦江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历史,推动浦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接下来,将持续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,持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,持续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,凝心聚力把文化资源的富集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胜势。

  在浦期间,张抗抗还在县图书馆举办读者见面会。来自社会各界的50余位书友,带着《北极光》《把灯光调亮》《何以解忧》《隐形伴侣》《赤彤丹朱》《情爱画廊》《作女》《乌镇的倒影》《仰望星空》等张抗抗的知名作品,排队有序签名,与张抗抗面对面交流,近距离感受当代著名作家的灵动思想,聆听其文学创作的酸甜苦辣。

  这是一次生态、文化、学习的体验之旅,短短的几天时间收获满满,作家们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,他们将用心消化、萃取,形成一批有思想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精品力作,描绘眼中和心中的诗画浦江,进一步展示浦江的新变化新形象。

  “文化更多的是理解,是欣赏,然后是吸收。希望通过我们的理解,我们对浦江的认识,我们的写作,达到更广的传播,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浦江。”张抗抗表示。

  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吴重生是浦江乡贤,在他看来,组织这样一批文学名家到浦江进行采风创作,对浦江意义重大:“我觉得像这样的采风活动的意义是很深远的,而且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意义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彰显。我也很期待,相信同行的这些文学名家将会写出非常美的文学作品,对于助力浦江对外宣传,提升浦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一定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。”

标签:编辑:龚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