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浙江文明网 > 市县动态 > 嘉兴 >

今天,我们如何致敬顾锡东?

发布时间:2024-04-29 09:18:13 来源: 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见习记者 李洁薇 共享联盟?嘉善 张文燕 刘冰鑫

  他,是浙江戏剧史上,浓墨重彩的一笔;他的名字穿越百年,串联起越剧最为光辉的岁月,如今仍让世人念念难忘;他犹如一颗参天大树,伸展繁茂的枝条,孕育百花,朵朵芳华绽放……他就是嘉善走出的浙江戏剧界泰斗——顾锡东。

  当代著名剧作家,曾任嘉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、浙江省越剧院院长、浙江省文联主席、中国戏曲协会常务理事、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……顾锡东曾有很多“头衔”,但熟悉他的人都爱喊他一声“顾伯伯”。

  21年前,他离开了我们,但留下永恒的经典。他一生创作上演剧目多达200余部,有80多个戏剧剧本搬上全国舞台,代表作《五女拜寿》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《汉宫怨》《陆游与唐琬》等几乎被全国所有主要剧种改编上演,常演不衰,家喻户晓,作品获全国戏剧、电影、电视界最高奖。

  今年是顾锡东诞辰100周年。29日,在“顾伯伯”的家乡,嘉善西塘古镇,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拉开帷幕。由中国戏剧家协会、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联合主办的顾锡东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,以戏剧之名,向“顾伯伯”致敬。

  一位前辈

  “他是我敬重的一位前辈,也是我的良师益友。”忆起顾锡东时,80岁的著名文化艺术家韩金梅仍忘不了那个被棋声吸引的午后。

  顾锡东(中)

  上世纪70年代末,年轻的韩金梅被借调到省文化部门从事音乐编辑工作,住进了省文化局的招待所。时任嘉兴文化局副局长的顾锡东来省里开会,也住进了招待所,与浙江剧作家巍峨同屋,房间恰巧就在韩金梅隔壁。

  这天午后,顾锡东与巍峨正下棋,“啪啪”的敲棋声吸引了韩金梅。他一探头,隔壁房间门没关,再看一眼,正看到了在下棋的顾锡东。“那是我第一次见到‘顾伯伯’,他不认得我,但我却认得他。”彼时,顾锡东为越剧奔忙,在嘉兴地区办青年越剧团、写新戏,早已名声在外。

  于是,三十出头的韩金梅义无反顾地进屋向顾锡东做了自我介绍:“顾老师,您是嘉善人,我也是嘉善人。”顾锡东一听便来了兴致:“你也来开会?”“我借调到这儿搞音乐。”“哦?没想到嘉善还有这么个优秀的小伙子!”

  这次初识,让两人结下缘分。上世纪80年代,韩金梅前往嘉善县文化馆工作,嘉兴地区几个县时常搞艺术创作会,已到省文化系统任职的顾锡东,总会点名让韩金梅一定要参加。“我是草根出生,想搞好创作,正需要一些专业的指导。”在投身文艺工作前,韩金梅曾是一名普通的工人,来到文化馆工作后,韩金梅写小说、散文、诗歌,创作嘉善田歌新节目,时常向顾锡东请教。

  不吝赐教的顾锡东却每每“深藏功与名”。一次全省文艺汇演,嘉兴送了一台节目,其中一个作品就是韩金梅谱曲填词的一首嘉善田歌。

  顾锡东一看却说:“你这词得改,创作痕迹太重,少了民间味道。”说罢便着手改起词来。等改好,韩金梅拿到手,再一看:“这哪里是改,分明是重写。”可词作者署名栏里,顾锡东却没署上自己的名字。韩金梅几番坚持要为他具名,顾锡东却大笔一挥,署名改成了集体,还道:“这词很多人都参与修改了,我不能居功。” “哪里有很多人,其实从头到尾就只有他一个人。”如今再忆起这桩往事,韩金梅仍忍不住叹息。

  在那个“车马很远,书信很慢”的年代,两人也时常通信交流。“那是虽然也有电话,但写信读信时,我们更能理解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。”韩金梅就曾收到了顾锡东写来的一封长信,足足有23页。

  那时,韩金梅写书,顾锡东就为他作序,信里,两人不仅讨论了文学作品创作,还讨论起了西塘旅游开发这件事。生于斯长于斯,顾锡东对故乡的情感尤为深刻。西塘旅游开发后,每一次举办旅游节只要邀请顾锡东,他必定到场。他从小镇走来,也始终把这个小镇放在心上。择一事,终一生。正如他对越剧的执着,热爱这一门艺术,一头扎进去,一坚持,就是一辈子。

  一出好戏

  “亲爱的顾爷爷,你好吗?很多同学和我一样,听了您的故事,看了您的戏,我们爱上了越剧!你看,他们来了!”前不久,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文化礼堂里,一场戏曲下乡活动,让观众们记住了一个特殊的节目——越剧表演唱《致敬》。

  《致敬》节目现场图

  舞台上情景变换,一段悠扬的嘉善田歌,打开了西塘古镇烟雨的清晨。随后在一名现代少年的缓缓“讲述”中,《五姑娘》、《五女拜寿》唱段《来到故乡》、《陆游与唐琬·浪迹天涯》唱段、《山花烂漫》唱段《好山林》等由顾锡东创作的越剧经典轮番上演,衔接流畅。台上的演员,清一色是平均年龄10岁的孩子,他们都是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善县西塘小学爱乐社团的学员。

  “今年是顾伯伯诞辰百年,我们学校为纪念这位家乡文化先贤,创编了以顾锡东剧目三个经典唱段为主的原创越剧表演唱《致敬》。”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善县西塘小学越剧传承基地负责人颜玲丽说,孩子们倾情表演,用越剧之美向顾伯伯致敬。这一节目还获得了浙江省少儿戏曲小金桂称号,正在备战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。

  原创一出戏不容易。一出能拿奖的戏,从内容创意、写词、编曲,到舞台设计、舞美道具等等,环环相扣,处处都需要仔细雕琢。西塘小学越剧社团去年上半年就开始筹备创作这个原创节目。“光音乐创作制作就花了1个月,从初次排练到熟练演又花了半年左右。”颜玲丽说,像节目中的转场,小演员们要在舞台上的道具布景后,用几十秒就完成换装,紧接着演出下一幕唱段。“越剧戏服里三层外三层,平时穿戴本就不易,舞台上的换装时间短,对成年演员来说也不容易,更别提孩子了。”

  致敬,要用心。作为顾锡东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,西塘也以顾锡东诞辰100周年为契机,开展2024西塘镇戏曲下乡(进景区)活动。下阶段将在24个村(社区)、5A级古镇景区、各美丽乡村景区村庄进行巡回演出,通过戏曲下乡、戏曲进景区,让戏曲的芬芳在西塘全域流淌。

  一场大戏正上演。4月29日至5月3日,嘉善西塘将迎来“顾锡东诞辰100周年文化交流”“顾锡东戏剧艺术进景区”“首届全国越剧专业优秀青年演员展演”等精彩活动,11个院团,十大剧种,超百名艺术家带来近百场演出,更有水上戏曲巡游、戏曲新唱、绍剧街舞等新玩法等待越剧戏迷“解锁”。

  一出戏,有人用心排,有人喜欢看,经过岁月洗礼,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,这样的戏才能称之为好戏。

  西塘好戏连台,戏迷亦反响热烈。去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越剧《新龙门客栈》爆火,让不少年轻人重新认识了一把越剧。“越剧的腔调越听越有味道,顾锡东爷爷为原生代‘小百花’度身定制的《五女拜寿》,是其立团大戏,屡创舞台票房佳绩,作为西塘人,真的很骄傲。”一名西塘本地的年轻越剧迷道出了众多戏曲“新粉”的心声。

  一腔深情

  什么才是最好的致敬?

  越剧表演唱《致敬》中一句唱词点出答案:“最好的致敬,就是:传承!传承!”

  《致敬》演出当晚,发生了有趣的一幕。在《致敬》中扮演现代少年的孩子,是10岁的柴子一,巧的是,他的父亲——53岁柴永强,也在当晚演出的越剧曲目《百合》中担任男演员。这晚,父子两人同台演出。

  父子唱戏

  “受到我妈妈的影响,我从小就喜欢越剧,儿子也耳濡目染,也成为了戏剧爱好者。”柴永强说,在他们家,听戏、唱戏都是常态。在他看来,把戏曲演出送到乡亲们身边,送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身边,不仅是对顾锡东的最好纪念,更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。

  为传承发展好越剧,顾锡东奔忙了一生。他把对越剧的一腔深情,化作源源动力,栽培了一朵在戏曲园地里芬芳四溢的“浙江小百花”,浙江各地也纷纷出现了许多以“小百花”冠名的越剧团。如今,传承的故事,也在西塘续写。

  走进西塘小学,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,都会响起越剧独具韵味的唱腔;学校还设计了越剧课程,在音乐课、美术课中融入了越剧元素,;每周六学校的排练教室,总能看到孩子们认真练功的身影。西塘小学是小百花浙江省十大校园爱越基地,也是首批“浙江省越剧传承基地”,嘉兴地区获此殊荣的仅此一家。

  作为基地负责人,颜玲丽参与了基地最初的创建工作,一路看着社团壮大发展。眼下,西塘小学爱越社团中共有学生演员65名,分成高级班和初级班,初级班学员有25名,都是一二年级低段的学生;高级班有学生40名,一至五年级的学生都有。

  每年十月份新学期开学时,西塘小学会在一二年级各班中选拔一批符合条件的孩子加入社团。“选拔时要考察孩子的形体、语言、基本功、现场唱腔身段模仿等。”颜玲丽说,入选社团的孩子,一年365天中,每个周六都要上课,一天不落。根据教学情况,学校还会每年开展一次一二年级学生的选拔与招募,更好的培养越剧苗子。

  都说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要学好越剧着实不易。学校社团聘请了五位专业的越剧资深教师,并认真制定了越剧课程,从越剧基本功、声乐唱腔,到身段练习、经典剧目唱段表演等等,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老师授课指导。

  “越剧是一门很美的艺术。”颜玲丽说,手眼身法步,唱念做打功,缺一不可。学生们练得认真,学校也坚持挖掘培养戏曲人才,社团的学员们先后多次获过浙江省少儿戏曲“小金桂”、中国少儿戏曲“小梅花”的荣誉,并为专业艺术院校输送了优秀的戏曲人才。

  从西塘到长三角,越剧传承发展,也有新动作。近日,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五镇戏曲联盟成立。青吴嘉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,将肩负起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,认真履行传承与弘扬戏曲文化的神圣职责。

  “一花引来百花开”,越剧艺术代代传。今天,我们致敬顾锡东,也愿越剧这一中华戏曲艺术的瑰宝,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,开出更多绚烂的花朵。

标签:编辑:龚晓